心理干预对鼻咽癌康复作用
2022-04-18 22:28:20 来源: 北京肿瘤 咨询医生
心理干预对鼻咽癌康复作用
[标签:url]
[标签:科室]
摘要:一旦确诊鼻咽癌,精神和心理上都无法承受,患者往往表现为否认、焦虑、恐惧、猜疑,产生消极心理。通过正确的引导及心理干预,可帮助或者尽早正确认识和面对鼻咽癌,提高对鼻咽癌的心理承受力和治疗依从性。
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,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。患者一旦确诊癌症,精神和心理上都无法承受。因此,心理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。对一般人来说确诊癌症等于判了死刑,因此患者往往表现为否认、焦虑、恐惧、猜疑,产生消极心理。希望诊断结果不是癌症或者诊断错误,回避现实不接受正规治疗,对周围的人、事也特别敏感、多疑,严重影响该病的治疗。通过我们正确的引导及心理干预,可帮助或者尽早正确认识和面对鼻咽癌,提高对鼻咽癌的心理承受力和治疗依从性。
1心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接受疾病的心理承受力
在临床工作中,大多数癌症患者都有抵触情绪,悲观、消极心理。我们早工作中应该多与患者沟通交流,取得他们懂得信任,让其把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,针对其心理特征向患者讲解疾病的发展,同时告诉患者只要早期发现,及时治疗是可以控制和治疗的,使其在心理上对鼻咽癌有充分的认识,尽量满足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。同时对患者的家属也应给予安慰,减轻家庭成员的心理压力,避免家庭成员的 情绪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。同时要诚恳的告诉患者只要密切配合就会有治愈或好转的希望,只要密切观察患者情绪的变化,及时给予心理支持和疏导,利用各种积极因素,用真实的病例感化病人,充分调动患者的自我治疗功能,发挥其主观能动性,激发患者体内自我调节控制系统,提高自我免疫力,通常能达到缓解病情,延长寿命的目的[2]。同时耐心倾听病人诉说各种担忧,使其不良情绪得以释放。通过具体分析和解释,提高患者对鼻咽癌的认识与应对能力。从另一个角度去认识诊治癌症,调动患者康复潜力,从而达到增强患者免疫力的作用,将有利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。达到理想的治 果。表1结果显示,观察组的患者接受患癌症的事实明显高于对照组。
2心理干预能提高患者对鼻咽癌的正确认识,增强了治疗信心
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等人提出了情绪产生的三要素即刺激因素、生理因素和认知因素中认知因素起决定作用[3]。对自身疾病和治疗的不了解,患者不可避免的产生焦虑、恐惧的情绪,影响疾病的恢复。常规的健康教育无针对性,已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。因此,我们在工作中根据病人文化层次、职业的不同,通过多种手段,采用不同的方法,让患者对疾病的治疗、可能出现的毒副作用及疾病的发展、转归等内容有一定的认知,消除了患者因对癌症的不了解产生的焦虑、恐惧心理,同时让同种病例的病人现身说法,使患者对该疾病的治疗充满信心,使其能充分配合治疗护理。表2结果显示,通过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,观察组患者对鼻咽癌的治疗护理剂相关知识的认识明显高于对照组,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和坚持治疗的信心。
3心理干预可改善医患关系,提高病人对疾病治疗的依从性
医护人员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医患关系,亲切的语言是良好的安慰剂,得体的行为举止会使患者产生信任感;相反,则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。临床工作中是按常规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的,使得主管医生、护士与患者的接触、交流受到局限,并且缺少对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和反馈。因此,我们在工作中,由主管医生,专业护士按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采取一对一与患者进行沟通,对他们继续健康教育及心理指导,及时评价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的效果,取得患者的信任。根据不同的文化程度,采用口头讲解、图片、书刊等方式给病人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,回答病人提出的疑问,满足病人生活上的要求,增加了与病人的接触,增强了病人的信任度,使他们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,增强了病人对该疾病治疗的依从性。同时使医生和护士之间交流机会增多,能够及时交换患者出现的问题,并能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,减少了医患纠纷,融洽了医患之间的关系。
总之,心理干预在医学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,已经凸显出其重要的作用,通过我们有针对性的对鼻咽癌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及护理,使鼻咽癌患者能正确的认识疾病,接受疾病,并且继续坚持治疗。
(实习编辑:闫晨)
TAG:
上一页:什么原因导致了肝癌的发生
下一页:必知鼻咽癌需多喝水饮食要新鲜
相关阅读
- 2022-05-05化疗会加腺癌患者轻度层面缺陷
- 2022-04-19鼻咽癌患者的饮食要求新鲜
- 2022-04-19鼻咽癌患者的饮食注意有哪些
- 2022-04-19鼻咽癌患者的饮食注意
- 2022-04-19鼻咽癌患者春季饮食两个原则
- 2022-04-19鼻咽癌患者易感染的几种原因